瑤石宮(요석궁) - 地區信息 - 韓國旅遊信息

瑤石宮(요석궁)

瑤石宮(요석궁)

2.9 Km    49064     2022-11-02

慶尚北道慶州市校村內街19-4

瑤石宮為新羅武烈王的女兒瑤石公主居住的宮殿,為朝鮮時代慶州的崔富者打下了根基,此宮為崔富者的後代子孫親手經營的韓定食餐廳。瑤石宮在2005年以後,進行了幾年的修復工程後才再次重新開幕。經過12代的後代子孫所傳承下來的料理既可口又清爽,並且堅持所有的食材皆使用有機食材,不添加任何的化學調味料,因此,韓國在接待國際上的重要賓客時,喜好選擇瑤石宮的晚宴料理,招待各國的總統、總理、大使等貴賓時,做為歡迎貴賓享用的晚餐招待,讓各國嘉賓了解美麗的韓國文化,以此作為象徵性的傳統餐廳,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慶州雞林(경주 계림)

慶州雞林(경주 계림)

2.9 Km    15328     2022-12-21

慶尚北道慶州市校洞

雞林位於瞻星臺和月城之間,傳說慶州金姓的始祖閼智出生於此,由於歷史悠久,因而被指定為史蹟。傳說新羅脫解王時代,瓠公在這片林間聽到雞鳴,走近一看,意外發現一個金櫃掛在樹枝上,瓠公將此事向君王報告後,君王親自將此金櫃取下,打開蓋子一看,裡面竟有一個男孩,於是將他命名為金閼智。此後,原本叫做始林、鳩林的這片樹林改稱雞林,雞林也被用來當作新羅的國號。

王將金閼智立為太子,之後卻傳位給朴氏王族婆娑王,金閼智未能如願繼承王位。直到其後代奈勿王即位,金氏才成為新羅王族。在雞林這片寬廣的樹林中,櫸樹等老樹密集生長,北側與西側還有小溪蜿蜒流過。一旁還有朝鮮時代純祖3年(西元1803年)時立的碑,刻有金閼智誕生的相關記錄,這片位於新羅王城附近的聖林,因作為金氏王族始祖的誕生地而更添神聖性。如今的雞林仍有巨大柳樹與櫸樹茂密生長,彷彿可遮天蔽日。而每逢春季,自大陵苑-雞林-半月城相連的步道兩旁,還會有金黃的油菜花盛開,為遺址平添幾分韻味。

慶州校村(경주 교촌마을)

慶州校村(경주 교촌마을)

2.9 Km    35922     2020-10-12

慶尚北道慶州市校村街39-2

慶州校村為慶州市所建設的韓屋村,開放遊客參觀崔氏家族過去的生活場域,為能進行教育與體驗的景點。村內坐落著重要民俗文化財第27號「慶州崔氏古宅」,還能品嚐到重要無形文化財第86-3號「慶州校洞法酒」。

慶州夜行(경주야행)

3.0 Km    2     2017-04-17

慶尚北道慶州市校村街31-11

慶州五陵(경주 오릉)

慶州五陵(경주 오릉)

3.0 Km    9703     2023-02-28

慶尚北道慶州市金城路38-9

被指定為史蹟的慶州五陵,是新羅初代王朴赫居世王與王妃閼英夫人、第2代王南解王、第3代王儒理王、第5代王婆娑王等四位朴氏王與一位王妃的陵墓,合稱五陵。五陵的東邊有供奉開國君王牌位的崇德殿,後方則完整保存了相傳為閼英夫人出生地的閼英井。

慶州奈勿王陵(경주 내물왕릉)

慶州奈勿王陵(경주 내물왕릉)

3.0 Km    17302     2022-10-05

慶尚北道慶州市校洞

奈勿王陵位於慶州鄉校的北方矮丘上,為一座巨大的圓形土墳。墳墓的底部周圍露出天然石塊的稜角,這點與武烈王陵的情況類同,因此可以推測出王陵裡另外設置了護石在其中。在《三國史記》中並無有關奈勿王埋葬之處的記錄,但在《三國遺事》中曾記載其埋葬於瞻星臺的西南方,與現址吻合。作為新羅早期的王陵,奈勿王陵相較之下頗具規模。

* 保護區域 1萬2818㎡、底部直徑2.2m、高5.3m

慶州皇龍寺址(경주 황룡사지)

慶州皇龍寺址(경주 황룡사지)

3.0 Km    9630     2021-03-03

慶尚北道慶州市臨海路64-19

皇龍寺址位於慶州市九黃洞芬皇寺的前院處,佔地寬廣,為新羅最大的護國大寺院,集古新羅佛教文化精髓於一身,擁有悠久的歷史。觀其創建史,約在新羅真興王14年(西元553年)於月城東側興建,相傳因建築時有龍出現,而被命名為皇龍寺。寺院從開工至落成歷時17年,於西元569年正式竣工,當時新羅代表畫家率居還曾於寺院壁上畫了老松,是名副其實的新羅第一國寺。西元584年興建金堂,而後於西元645年,在名匠阿非知與眾多工匠巧手下完成皇龍寺九層佛塔的建築。皇龍寺曾有慈藏、元曉等高僧在此說法,新羅真興王、真平王、善德女王、憲康王、真聖女王等君王都曾親臨聽法。當時的新羅三寶──皇龍寺丈六尊像、皇龍寺九層佛塔、真平王玉帶,就有兩個在皇龍寺。但後來由於蒙古的入侵,寺院被毀於戰亂中。

1969年7月在勘查這裡的講堂址時,發現了金堂、講堂、塔址的礎石。從1976年3月開始,8年期間進行皇龍寺址考古發掘工程,發現了皇龍寺獨特的一塔三金堂式寺院配置,並出土了4萬多件文物。包含基壇在內的建築下半部構造皆被確認,但因上半部的建材等無法正確考證,只能修復基壇部分,放棄全面復原。依出土的遺址推估,皇龍寺面積足足比佛國寺大上8倍,廣達8,800坪,目前這座古寺被列為韓國第6號史蹟。

慶州拜洞三陵(경주 배동 삼릉)

慶州拜洞三陵(경주 배동 삼릉)

3.1 Km    17417     2020-04-06

慶尚北道慶州市拜洞
+82-54-779-6100

慶州拜洞三陵是新羅第8代阿達羅王、第53代神德王、第54代景明王的陵墓,因三個陵墓集中在同一處,而被合稱三陵。

第一座王陵為新羅第8代阿達羅王(在位期間154~184)之墓,阿達羅王曾在百濟入侵抓走百姓時,出動軍隊並御駕親征,令百濟大為懼怕決定議和,並釋放俘虜們。古代的日本(倭國)也曾在阿達羅王任內派使臣前往新羅。陵墓規模為底圍58公尺,高5.4公尺,直徑18公尺。

第二座王陵為第53代君主神德王(在位期間 912~917,本名朴景暉)之墓,因前任君主孝恭王在沒有子嗣的狀態下辭世,百姓們便擁戴身為第49代憲康王女婿的神德王繼位。其在位期間曾受到甄萱(後百濟君主)和弓裔(泰封國君主)的入侵,並奮力抵抗敵軍。王陵的底圍為61公尺,高5.8公尺,直徑18公尺。神德王的陵墓曾兩次遭盜,1953年和1963年進行內部調查後,發現其陵墓為以碎石堆疊起來的橫穴式石室,與一般普遍認為是新羅墓葬形式代表的積石塚不同,可見經過統一新羅時期後,新羅的墓葬形式曾受北方高句麗古墳的影響。

第三座王陵為第54代君主景明王(在位期間917~927,朴昇英)之墓,景明王是神德王的兒子,曾與高麗太祖王建並肩作戰擊退了攻擊大耶城的甄萱。在位期間曾試圖與中國後唐建立外交關係卻功敗垂成。王陵的底圍為50公尺,高4.5公尺,直徑16公尺。

慶州瞻星臺(경주 첨성대)

3.1 Km    59018     2023-07-06

慶尚北道慶州市瞻星路140-25

建於新羅27代王善德女王時期(632~647年)的瞻星臺,是東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也是慶州的地標之一。整體建築高約9公尺,可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底層的基壇部,以及如酒瓶般的圓筒部,還有最上方呈井字形的頂上部。圓筒部分27層以石筒堆砌而成,呈下寬上窄的模樣。以朝向東南方的窗戶為中心,下方全部以石頭填滿,上方則全部中空。推測過去在窗外放置梯子進入內部,再利用內部東側的梯子登上頂端觀測星空。

構建瞻星臺的石塊也都具有各自的意義。上圓下方的模樣象徵天與地,365塊左右的石塊則代表了一年365天。27層則象徵27代王善德女王,加上頂部的井字石,共有29~30層,代表農曆一個月的天數。以窗戶為準,上下各有12層,標示一年有12個月,以及24個節氣。當時人們透過觀測算出適合務農的時期,或占卜國家的吉凶,瞻星臺在當時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慶州南山(경주 남산)

慶州南山(경주 남산)

3.2 Km    21166     2024-02-27

慶尚北道慶州市南山洞、拜洞
+82-54-771-7142

聳立於慶州市區南側,高466公尺。慶州為新羅王朝(西元前57年~935年)自始至終的都城,新羅人視這座矗立於都城的山為聖山,曾留下諸多痕跡,至今仍保存著無數文化財,可在登山的同時參觀文化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