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州大陵苑一帶(경주 대릉원 일원) - 地區信息 - 韓國旅遊信息

慶州大陵苑一帶(경주 대릉원 일원)

慶州大陵苑一帶(경주 대릉원 일원)

2.3 Km    13732     2023-06-19

慶尚北道慶州市雞林路9

慶州市內皇南洞一帶有許多新羅時代初期的墓分布於此,部分位於大陵苑區域中。這些墓呈圓形封土,狀如土丘,日據時期被編成連號的90∼114、151∼155號,共有30座。大的墓為積石木槨墳,周邊有一些封墳消失的小型墳墓。在大陵苑內,有被傳為是味鄒王陵的墳墓,以及天馬塚與皇南大塚等。1973年發掘的天馬塚,直徑47m、高12.7m,包含珍貴的新羅金冠在內,有許多文物出土。特別是當時繪有天馬圖的馬鞍與馬韂(墊於馬鞍下擋泥用的馬具)出土,因而使這裡被稱為天馬塚,如今這裡也是大陵苑內唯一公開內部供人參觀的古墳。此外,1973~1975年進行考古調查的皇南大塚,南北長120m、東西寬80m、高23m,為巨大的雙墳。南側的墓出土了金銅冠、男性的部分遺骨與眾多文物,北側的墓出土了金冠,以及寫有夫人帶的銀製腰帶等文物,因此可以得知南側的墓主為男性,女性的墓主為女性,由此也可推測為夫婦的墳墓。

慶州菜包飯街(경주 쌈밥거리)

慶州菜包飯街(경주 쌈밥거리)

2.3 Km    0     2024-02-15

慶尚北道慶州市雞林路9

形成於慶州大陵苑周邊的美食街。菜包飯是用新鮮生菜包食美味的魚或肉,並包含使用傳統大醬製成的大醬鍋與豐盛小菜的套餐。在菜包飯街還能嚐到皇南餅(餅皮中包著豆沙的點心)、Q條(混合玉米粉與白糖製成的零食)等多種點心。鄰近瞻星臺、東宮與月池、月精橋與國立慶州博物館等景點。

小說齋(瞻星臺店)[韓國觀光品質認證/Korea Quality]소설재(첨성대점)[한국관광 품질인증/Korea Quality]

小說齋(瞻星臺店)[韓國觀光品質認證/Korea Quality]소설재(첨성대점)[한국관광 품질인증/Korea Quality]

2.3 Km    1581     2020-11-26

慶尚北道慶州市鮑石路1050號街46
010-7644-7412

位在慶州市瞻星臺旁的小說齋,是一棟融合傳統韓屋與現代設施的住宿設施,完整保留了大廳與瓦屋頂等韓屋特色。精心打理的庭園裡有一座古井,屋主將其保留下來供客人參觀。每間房間都有獨立的衛浴空間以及空調系統,讓現代人能夠享受舒適的韓屋體驗。單層的住宿建築內共有11間不同大小、格局的客房,可接待2至4人不等的遊客。大門旁二樓的獨棟客房則最多可容納6人入住,也提供可享用簡單茶點的空間。入口則是小說齋咖啡廳。距離瞻星臺、大陵苑、黃龍寺址等景點很近,也鄰近慶州站與慶州高速巴士客運站,交通十分便利。

金冠塚(금관총)

金冠塚(금관총)

2.3 Km    7204     2020-04-23

慶尚北道慶州市路西洞

因新羅時期的金冠在此出土而得名金冠塚。於1921年9月一處民宅整地時發現,但墓塚當時已經遭到破壞且未經正式的挖掘程序,至今整個墓穴的正確構造和陪葬品都仍不詳或不全。出土的陪葬品中有金冠、裝飾品、武器等,其中僅珠子類就多達3萬多個。金冠塚的圓形土堆直徑50公尺,高13公尺,是新羅時期僅有的積石塚。裡頭被推測曾有木槨和放置在木槨裡的漆木棺。從這樣的構造與佛教的影響下推測,這是統一新羅以前,智證王時期左右(6世紀)建造的王陵。

慶州歷史遺址區[UNESCO世界文化遺產](경주역사유적지구[유네스코 세계문화유산])

慶州歷史遺址區[UNESCO世界文化遺產](경주역사유적지구[유네스코 세계문화유산])

2.3 Km    12364     2022-05-26

慶尚北道慶州市太宗路757

2000年11月登錄至UNESCO世界文化遺產的「慶州歷史遺址區」是完整保存新羅(57-935)古都-慶州之歷史與文化的遺址區。依照遺址的類型共分成5個歷史遺址區。第一個區域是新羅佛教美術的寶庫──南山地區。慶州南山號稱是室外博物館,可以看到見證新羅王朝建立及沒落的歷史史蹟,有鮑石亭(史蹟)與塔谷磨崖雕像群(寶物)、天龍寺址三層石塔(寶物)、七佛庵磨崖石佛(寶物) 、佛谷石佛坐像(寶物)等37個佛教遺蹟分散於境內。第二個區域是新羅千年王朝的宮闕──月城地區。包含雞林(史蹟)、曾為新羅王宮別宮址之東宮與月池(史蹟)、以及東洋首屈一指的觀星設備瞻星臺(國寶)等。第三個區域是新羅王與王妃貴族的古墳群分布地區──大陵苑地區。有路東里古墳群(史蹟)、路西里古墳群(史蹟)、皇南里古墳群(史蹟)、五陵(史蹟)、財買井(史蹟)等, 挖掘古墳所發現的珍貴文物有金冠、天馬圖、各種陶器等,讓我們更能了解當時的文化。第四個區域是新羅佛教文化精髓的皇龍寺地區,這裡保存了皇龍寺(史蹟)與芬皇寺石塔。最後一個區域是王京防禦設施的核心──山城地區,在這裡可以看到據推測大約是400年前堆砌的明活山城(史蹟)。

慶州歷史遺址區共有52個地方文化財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地區。
* 南山地區(史蹟)
菩提寺磨崖石佛(地方有形文化財)
彌勒谷石佛坐像(寶物)
茸長寺谷三層石塔(寶物)、石佛坐像(寶物)
茸長寺址磨崖如來坐像(寶物)
天龍寺址三層石塔(寶物)
南澗寺址幢竿支柱(寶物)
南澗寺址石井(地方文化財資料)
慶州南山里三層石塔(寶物)
慶州拜里石佛立像(寶物)、潤乙谷磨崖佛坐像(地方有形文化財)、三陵(史蹟)
佛谷石佛坐像(寶物)
神仙庵磨崖菩薩半跏像(寶物)
七佛庵磨崖石佛(寶物)
塔谷磨崖雕像群(寶物)
三陵溪石佛坐像(寶物)
三陵溪谷磨崖觀音菩薩像(地方有形文化財)
三陵溪谷磨崖石迦如來坐像/線刻如來坐像(地方有形文化財)
三陵溪谷線刻六尊佛(地方有形文化財)
笠谷石佛頭(地方有形文化財)
寢息谷石佛坐像(地方有形文化財)
列岩谷石佛坐像(地方有形文化財)
藥水溪谷磨崖立佛像(地方有形文化財)
白雲臺磨崖石佛立像(地方有形文化財)
鮑石亭址(史蹟)
慶州南山城(史蹟)
書出池(史蹟)
新羅逸聖王陵(史蹟)、新羅定康王陵(史蹟)、新羅憲康王陵(史蹟)
新羅奈勿王陵(史蹟)、祗摩王陵(史蹟)、景哀王陵(史蹟)
慶州蘿井(史蹟)
慶州南山洞石造龕室(地方有形文化財)

* 月城地區
鷄林(史蹟)
慶州月城(史蹟)
東宮與月池(史蹟)
瞻星臺(國寶)
奈勿王陵雞林月城地帶(史蹟與名勝)

* 大陵苑地區
味鄒王陵(史蹟)
慶州大陵苑一帶(史蹟)
五陵(史蹟第172號)
東部史蹟地帶(史蹟)
財買井(史蹟)

* 皇龍寺地區
皇龍寺址(史蹟)
芬皇寺模磚石塔(國寶)

* 山城地區
明活山城(史蹟)

慶州蘿井(경주 나정)

慶州蘿井(경주 나정)

2.4 Km    5832     2020-04-21

慶尚北道慶州市塔洞

從五陵往東南方看,可以看到在茂密的松林中有座小碑閣,碑閣旁邊的水井就是蘿井。《三國史記》與《三國遺事》中記載著新羅始祖朴赫居世在這口井出生的傳說。西元前69年的某一天,高墟村長蘇伐公看到一匹白馬跪在井邊,他覺得很奇怪便往前查看,但白馬卻消失了,只剩下一顆巨大的蛋,而這顆蛋裡生出了一個男嬰。當他13歲的那年(西元前57年),6部村長推舉他為王,國號為徐羅伐。這口井至今都還保留在此處,朝鮮純祖3年(1803)還設立了高2.25m、寬45㎝、厚21㎝的遺墟碑,記錄始祖王的來歷。

慶州中央市場(경주 중앙시장)

慶州中央市場(경주 중앙시장)

2.4 Km    22178     2023-07-06

慶尚北道慶州市金城路295

擁有超過100年歷史的慶州中央市場原本為臨時市場,後於1983年正式開始營業。位於城乾洞的中央市場又被慶州人稱為下市場,佔地面積達11,053㎡,共有11棟建築。現在約有700多間固定店面,以及100多名攤商在此營業,為規模較大的傳統市場。

瑤石宮(요석궁)

瑤石宮(요석궁)

2.4 Km    49064     2022-11-02

慶尚北道慶州市校村內街19-4

瑤石宮為新羅武烈王的女兒瑤石公主居住的宮殿,為朝鮮時代慶州的崔富者打下了根基,此宮為崔富者的後代子孫親手經營的韓定食餐廳。瑤石宮在2005年以後,進行了幾年的修復工程後才再次重新開幕。經過12代的後代子孫所傳承下來的料理既可口又清爽,並且堅持所有的食材皆使用有機食材,不添加任何的化學調味料,因此,韓國在接待國際上的重要賓客時,喜好選擇瑤石宮的晚宴料理,招待各國的總統、總理、大使等貴賓時,做為歡迎貴賓享用的晚餐招待,讓各國嘉賓了解美麗的韓國文化,以此作為象徵性的傳統餐廳,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新羅聖德大王神鐘文化節(신라소리축제 에밀레전)

新羅聖德大王神鐘文化節(신라소리축제 에밀레전)

2.4 Km    3578     2019-11-11

慶尚北道慶州市瞻星路147
+82-1899-1098

於慶州舉辦的新羅聖德大王神鐘文化節,為由佛教臺主辦,文化體育觀光部、慶尚北道、慶州市、佛國寺等贊助,以聖德大王神鐘為主題的慶典。本次慶典將於慶州瞻星臺的草坪廣場設置重達6噸的聖德大王神鐘模型,並進行敲鐘儀式、四物農樂體驗、新羅文化體驗、新羅看燈會重現等多采多姿的活動。
慶典旨在宣傳世界上最為美麗,純以韓國傳統技法製成的「聖德大王神鐘」,使神鐘的價值得以廣為人知,並褒揚其精神。

月精橋(월정교)

2.4 Km    1188     2023-01-10

慶尚北道慶州市校洞274

月精橋是位於慶州市校洞的統一新羅時代所建的橋樑,朝鮮時代毁損散失,直到2018年4月才依考古文重新修復完成,為韓國最大型的木造橋樑。據《三國史記》所載,月精橋建於新羅景德王19年(760年),主要起到連接慶州月城與南山的作用。

自1984年11月26日至1986年9月8日,為修復月精橋,進行了2次復原設計資料收集與考古調查,首度確認了橋樑整體全為木造建築。自2008年至2013年為止,完成了長66.15m、寬 13m、高6m的橋樑修復工程。自2016年4月起,則進行橋樑兩端2棟門樓的建設工程,至2018年4月才全面竣工。

門樓2樓設置了展示出土文物與橋樑建築史的數位展示館,內部也放映月精橋的歷史與修復過程的相關影片。慶州市的新羅王京8大核心遺址復原工程,月精橋為首個修復的遺址。對於之後預計進行的皇龍寺、新羅王宮、Jjoksaem地區、新羅坊等復原工程,極具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