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順赤壁(화순적벽) - 地區信息 - 韓國旅遊信息

和順赤壁(화순적벽)

和順赤壁(화순적벽)

18.1 Km    27053     2021-08-28

全羅南道和順郡白鵝面玉里街14-21

同福川上游的滄浪川邊,有約7公里長的赤壁絕景,其中又分為同福水壩上游的赤壁(Norumok赤壁)、寶山里赤壁、滄浪里赤壁、勿染赤壁四個區域。赤壁為秀麗的自然景觀,十分雄壯,令人讚嘆,在同福水壩落成前,自古以來就極為著名的名勝景點。這片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數百尺斷崖絕壁,其地名由來可追溯至1519年己卯士禍後。當時被流配到同福的崔山斗(號新齋)看到這片景色,聯想到蘇東坡的赤壁賦,所以把這裡命名為赤壁。連朝鮮末期的流浪詩人金笠(原名金炳淵),也在此停止流浪生涯,直到過世為止。

1985年同福水壩竣工,備受許多騷人墨客喜愛的Norumok赤壁因而被水淹沒,約有25公尺的範圍就此藏於水中。此外,於1807年(純祖7年)3月13日在京畿道楊州市出生的流浪詩人金笠(1863年4月29日逝世)的初墳地也曾建於此處(3年後其遺骨由次男帶回寧越安葬),而他生前在此懷念故鄉寧越的位置,如今也新建了一座望鄉亭以茲紀念。

韓國歌辭文學館(한국가사문학관)

韓國歌辭文學館(한국가사문학관)

18.2 Km    7238     2019-11-15

全羅南道潭陽郡南面歌辭文學路877
+82-61-380-2701

潭陽位於全羅南道北邊,擁有肥沃的平野、美麗的自然風光,為保存、繼承無數文化遺產歷史悠久的故鄉。朝鮮時代儒生們繼承像竹子般正直的儒生精神,批判不合理又矛盾的政治現實環境,一邊感嘆無法完成自己的大志,離開首都搬到南部地區,在潭陽一帶新建樓閣與亭子,創作詩詞歌賦,與自然絕景為伴。他們自修其身,並為培養後輩人才而盡力,後接獲國家的指示,盡忠報國,在國家有難之時,奮然起身站在最前線捍衛國家。在以漢文為主流的朝鮮時代,以韓文作詩,其中歌辭文學發展最活躍,館內藏有李緒的樂志歌、宋純的俛仰亭歌、鄭澈的星山別曲、關東別曲、思美人曲、續美人曲、南極曄的鄉飲酒禮、忠孝歌等18篇的歌辭,因此潭陽被稱為歌辭文學的故鄉。

潭陽郡為了歌辭文學相關的文化遺產的繼承與保存,以及現代化的傳承與開發,自1995年開始促進歌辭文學館的建立,於2000年10月竣工。有本館與附屬設施紫微亭、洗心亭、山房、特產品店、傳統茶館等。展示品除了歌辭文學資料外,還有宋純的傘仰集、鄭澈的松江集,以及漆版遺墨等珍貴遺物。文學館附近的息影亭、環碧堂、瀟灑園、松江亭、俛仰亭等為湖南詩壇的重要舞臺,此為韓國歌辭文學創作的基礎,其傳統仍延續至今。

* 歌辭- 高麗末期出現的3·4調或 4·4調的韻文詩歌形式

俛仰亭(면앙정)

俛仰亭(면앙정)

18.3 Km    7622     2020-04-27

全羅南道潭陽郡鳳山面俛仰亭路382-11
+82-61-380-2811

全羅南道紀念物第6號的<俛仰亭>是位在全羅南道潭陽郡鳳山面祭月里山腳下的亭子,1533年由宋純(1493~1583)建造,包含李滉(1501~1570)在內的許多學者與文人曾在此討論學問。亭子為木造瓦屋,側面與左右都有木地板大廳,中央設置了房間。原貌為勉強能遮風避雨的草亭(屋頂以草或蘆葦製作的亭子),經歷過好幾次修補後才成為現在的樣子。亭子後方可以看到遠處的山脈稜線,還能將山坡底下寬廣的原野盡收眼底。宋純將此處做為吟詩作詞的地方,亭子內部刻掛著當時著名學者與詩人的詩篇。

潭陽息影亭(담양 식영정)

潭陽息影亭(담양 식영정)

18.4 Km    6339     2020-03-23

全羅南道潭陽郡南面歌辭文學路859
+82-61-380-2811

據說息影亭原為棲霞堂金成遠為石川林億齡而建立的亭子,而後在息影亭旁又建造以自己名號棲霞堂命名的涼亭,但曾消失不見,最近才又整修恢復。棲霞堂遺稿有:「 庚申公三十六歲 築棲霞堂于昌平之星山 爲終老計…」的紀錄,根據紀錄可知金成遠在36歲的那年(1560年)建造了息影亭和棲霞堂。棲霞堂金成遠為松江的堂叔,比松江大11歲,在松江到訪城山時,一起在環碧堂學習的同門。松江鄭澈以息影亭、環碧堂、松江亭等城山一帶美麗的自然景觀為伴,創造出「星山別曲」。另外,松江以此地為背景,拜俛仰亭宋純、河西金麟厚、高峰奇大升等當代的名流為師,和麡峰高敬命、玉峯白光勳、龜峰宋翼弼等交往,熟讀詩文。
這裡除了息影亭風景秀麗外,曾有紫薇灘、鵑陸岩、芳草州、釣臺、芙蓉塘、瑞石臺等觀光景點,現在由於光州湖的生成,附近一帶景觀已變,芙蓉塘上的建築物乃最近才建造而成。松江在城山除了「星山別曲」以外,還留下息影亭20詠、息影亭雜詠10首、霞堂夜坐1首、棲霞堂雜詠4首等許多漢詩、短歌作品。旌閣的規模正面2間、側面2間,特別的是把房間合併起來,正面和側面皆鋪設木板。

環碧堂(환벽당)

18.5 Km    35594     2023-02-28

光州廣域市北區環碧堂街10

高敬命的遺書石錄中記載,堂號由靈川子 申潛所取,又稱碧澗堂。建築物正面3間和側面2間為八角屋頂; 中間2間為房間,前方和右側則為鋪著木地板的變化形式。建物原是傳統的樓亭樣式,但隨著後代的增建,逐漸被改為當前看到的樣子。此處懸掛著尤庵宋時烈所寫的題額,石川林億齡和趙子以的詩匾額。 關於環碧堂的詩有正哲寫的兩首,記載在松江續集和光州牧志上。正哲的第4代子孫鄭守環自金允濟的後代手中購買,後續將由鄭氏家族進行管理。
* 關於表兄金允濟 *
金允濟(1501~1572)祖籍礦山,出生於忠孝里。1528年成為進士,1532年文科及第,以承文校理兼春秋官踏上宦途後,歷任弘文官校理、羅州牧師等13個地方官;離開官職回到故鄉後,便建造環碧堂,且致力於後輩的培養。松江鄭徹(1536~1593)和西夏堂金成遠等,是代表性的弟子。壬辰倭亂時的義兵長金德齡和金德普兄弟,因他的子孫在學問方面也受到了影響。環碧堂下面是金允濟和正哲第一次見面的地方,傳說有「釣臺」和「龍沼」。清溪川東北方250公尺左右之處有息影亭,環碧堂旁即有醉歌亭。 附近聳立著獨守亭和瀟灑園,可見這一帶即是朝鮮時代苑林文化的中心地區。

光州坪村(광주 평촌마을)

光州坪村(광주 평촌마을)

18.7 Km    1837     2022-09-14

光州廣域市北區坪村街15
+82-62-266-2287

坪村位於無等山北側山麓,是由Dongrim、Daman、Woosung、Dangmoe等4個村落組成,如世外桃源般閒適的農村。村莊的原野上種植了有機田螺米,流過村中的楓岩川一帶,則有市區早已不見蹤影的螢火蟲,及無等山的代表性物種──水獺(天然紀念物330號)棲息於此,在在顯示出這裡維持著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朝鮮時代,坪村為粉青瓷器的生產地,也是傳承南道藝術精神之處,如今村中尚有坪村陶藝工房延續此一傳統。而在村中路口還設有Mudol路休息區與螢火民宿,吸引許多途經村中的遊客或前往無等山的登山客在此休憩。

光州湖湖水生態園(광주호 호수생태원)

光州湖湖水生態園(광주호 호수생태원)

18.8 Km    44932     2024-02-29

光州廣域市北區忠孝泉街7

位於光州湖畔附近的生態公園,設有自然觀察院、自然學習場、草坪休憩廣場、水邊濕地等,種植著17萬株野花與3,000多棵樹木,可欣賞各種花卉與動植物,在沼澤還能看見各種鳥類的生活面貌。

元祖Hansanggeun竹筒飯(원조한상근대통밥집)

18.8 Km    35952     2015-05-22

全羅南道潭陽郡月山面Damjang路113
+82-61-382-1999

元祖Hansanggeun竹筒飯為首度開發出韓式竹筒飯的Hansanggeun先生所經營的餐廳,在竹筒飯餐廳林立的潭陽,可謂元祖中的元祖。似乎正因為如此,店內裝潢也與眾不同。從天花板到牆壁、地板、隔板與罩燈等,都是老闆親手以竹子製成的作品,呈現出名副其實的元祖竹筒飯餐廳之面貌。

竹筒飯是將飯、黑米、銀杏、松子、紅棗、栗子等放入竹筒中,再於其上覆蓋韓紙,放入鍋中蒸熟製成的料理。 加熱後,竹筒內薄薄的膜(竹茹)與竹子的汁液(竹瀝)會跑出來,被飯吸收進去。而兩者據《東醫寶鑑》記載,皆有利於人的身體,是難得的健康食品。然而竹筒只要使用一次,就不會再產生竹茹與竹瀝,所以元祖Hansanggeun竹筒飯餐廳相當講究,每次都用新的孟宗竹來煮竹筒飯,也因為擁有佔地廣大6萬㎡的竹林,餐廳能直接栽培並採摘所需的竹子。

店內最有名的招牌料理即為竹筒飯,但不僅如此,這裡所有用竹子製成的料理都格外美味,其中尤以最常使用的竹筍為最。選擇口感細密清爽的潭陽竹筍中最柔軟的尖端部分,加上小黃瓜、水芹菜、青辣椒等蔬菜,再放入田螺與微酸的醋辣椒醬一起攪拌而成的涼拌田螺竹筍,是這裡備受喜愛的人氣餐點。

除了竹筍外,這裡的辣椒、洋蔥、生菜等蔬菜皆為直接栽培而成,因此相當新鮮。而以土雞加上竹子汁液一起燉煮而成的清燉竹雞也是別具風味的特色料理,隱隱的竹香使雞肉無一絲一毫腥味,極其清甜。若想品嚐美味,最晚需提早於造訪的40分鐘前先行預約,以免向隅。

谷城蟾津江天文臺(곡성섬진강천문대)

19.1 Km    34864     2024-02-22

全羅南道求禮郡求禮邑蟾津江路1234

位於蟾津江邊的天文臺,設有600毫米天體望遠鏡和各種望遠鏡。內有主觀測室、輔助觀測室和天體投影室,可以進行星體和太陽的觀測。另外也有4D & VR結合電影院、VR陀螺儀、宇宙電梯和兒童體驗展示館等體驗設施。

潭陽松江亭(담양 송강정)

潭陽松江亭(담양 송강정)

19.5 Km    14238     2021-05-14

全羅南道潭陽郡古西面松江亭路232
+82-61-380-2811

松江亭位於全羅南道潭陽郡古西面院江里,1972年1月29日被指定為全羅南道紀念物第1號,為朝鮮時代的文人鄭澈(號松江)曾留下詩作之所,與環碧堂、息影亭合稱「鄭松江遺趾」。
鄭澈曾在此寫下韓國文學史著名歌辭作品,以純韓文寫作的《思美人曲》,如今松江亭旁正立著載有此作品的詩碑,以紀念其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