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龍蔘雞湯(계룡삼계탕) - 地區信息 - 韓國旅遊信息

雞龍蔘雞湯(계룡삼계탕)

雞龍蔘雞湯(계룡삼계탕)

16.7 Km    3271     2024-02-13

大田廣域市儒城區鎮岑路92號街33

韓國滋補料理蔘雞湯專賣店,招牌餐點為綠豆蔘雞湯,使用10種以上的韓藥材熬煮高湯,能強身補氣。蔘雞湯以砂鍋裝盛上桌,享用到最後一口仍舊溫熱,且雞肉軟嫩,湯頭濃郁。

大福食堂(대복식당)

大福食堂(대복식당)

16.7 Km    2693     2024-03-04

大田廣域市儒城區鎮岑路140號街67
042-542-8959

位於大田的刀切麵專賣店,販售各種加入刀切麵的餐點。招牌餐點為魷魚辣炒豆腐與刀切麵條,其並非一般常見的清湯刀切麵,而是將辣炒料理的醬汁與煮熟的麵條拌勻後享用,香辣過癮,堪稱店家的獨門餐點。

Hanmaeum冷麵(한마음냉면)

16.8 Km    7     2024-02-14

大田廣域市儒城區鎮岑路70號街41

湯頭清淡的平壤冷麵專賣店,招牌餐點為混合辛奇與牛腱高湯而成的辛奇拌麵,搭配冷麵風味更佳,溫熱的高湯還能有效紓解辣味。拌冷麵、軟嫩的白切肉與僅在冬季供應的餃子湯同樣備受喜愛。

江景玉女峰(강경 옥녀봉)

江景玉女峰(강경 옥녀봉)

16.8 Km    32342     2020-03-21

忠清南道論山市江景邑
+82-41-746-8503

江景玉女峰名列論山八景之一,山頂的松齋亭與烽火臺視野極佳,可俯瞰江景市區與錦江一帶的景色。於玉女峰的涼亭上遠眺,四面八方毫無遮蔽物,相當開闊,能將整片論山平原一覽無遺。而扶餘與益山的風景如畫卷般在眼前一一展開,平原與河流相映成趣,遠方的山靜靜佇立,優美的風景令人聯想到美麗的水彩畫。
過去這裡山下的河水特別清澈,山上林木鬱鬱蔥蔥,四面八方皆是寬廣的平原,景致美不勝收。也因此流傳著天庭的仙女於月圓時特地下凡,在此賞景沐浴的傳說。
位於玉女峰的烽火臺,是接收全羅北道益山的廣頭院山的消息,與皇華山城、魯城烽火臺等地聯絡之用。而松齋亭下方即為韓國最早的浸信會禮拜處遺址,是知名的聖地巡禮景點。

E-An森林(이안숲속)

16.8 Km    28895     2020-04-24

忠清南道公州市反浦面樹木園街25
+82-41-855-2008

* 為了保存野生植物所設立的森林-E-An森林 *
E-An森林是韓國是為了保存野生植物種而設立,並以自然學習與教育為主要目的。總面積達1,118ha,植物種共3,344種。1999年建設至2006年完工,分有熱帶植物館等各式主題展示館。E-An森林不但是促成兒童與青少年體驗學習自然的一大助手,更是一家大小遠離都市喧擾的好去處。此外,E-An森林還備有渡假民宿及汽車露營場等住宿設施,想要來場親近大自然的露營體驗歡迎來E-An森林。

濟州有機菜包飯村總店(제주 유기농 쌈밥촌)

16.8 Km    2625     2024-03-28

大田廣域市儒城區鎮岑路150號街75 濟州有機菜包飯村

可享用健康餐點的菜包飯餐廳,無限量供應五種新鮮有機生菜。招牌餐點為包含烤鮮五花肉與鐵鍋飯的鮮五花肉鐵鍋飯套餐,以午間特餐方式供應的辣炒豬肉菜包飯同樣熱門。

江景海鮮醬市場(강경젓갈시장)

17.0 Km    3978     2021-07-13

忠清南道論山市江景邑玉女峰路27號街30-3

江景不僅是全國最大的海鮮醬集産地,也曾是全國三大海鮮醬市場之一。江景商人獨到的醃制手法及高超的識醬能力,爲江景的海鮮醬贏得了海鮮醬之魁的美稱。
江景鹽川里一帶聚集著大量面向全國售賣蝦醬、黃石魚醬等的商人。據稱,這裡的蝦醬銷售量占全國蝦醬總銷售量的一半。每年的7月中旬到11月末,江景市場便迎來了製作辛奇(Kimchi)的黃金時節。這時,兜售海鮮醬的批發商和小販們,以及想購買便宜海鮮醬的家庭主婦們,從市場附近蜂擁而至,市場上一片繁榮景象。而從8月中到12月初,海鮮醬的日均銷售量爲250多桶。每年,海鮮醬市場還舉辦江景傳統海鮮醬節。

[事後免稅店] Homeplus (西大田店)(홈플러스 서대전)

[事後免稅店] Homeplus (西大田店)(홈플러스 서대전)

17.1 Km    0     2024-05-06

大田廣域市儒城區大井路23(大井洞)

-

[事後免稅店] Moda折扣購物中心 (大田店)(모다아울렛 대전점)

[事後免稅店] Moda折扣購物中心 (大田店)(모다아울렛 대전점)

17.1 Km    0     2024-05-10

大田廣域市儒城區大井路5

-

扶餘羅城 [UNESCO世界文化遺產](부여 나성 [유네스코 세계문화유산])

17.1 Km    21265     2020-04-28

忠清南道扶餘郡扶餘邑東門路142街100-11

* 百濟首都防禦的軍事要地,扶餘羅城 *
全長84㎞的扶餘羅城,是為了保護百濟首都泗沘而建成的城郭。以扶蘇山城為中心,利用東西兩側的自然地形,將扶餘市區以外郭圍繞。與位於平壤的羅城並列韓國最古老的羅城之一,約於百濟自熊津(今 公州)遷都至泗沘(今 扶餘)的西元538年築成,城牆至扶蘇山城東側開始,一直延伸至錦江邊,由於以泥土堆築而成,城郭幾已不存,如今只剩青山城東側的20m、石木里至東門橋、筆書峰至鹽倉里留下少許痕跡。

城的外牆呈強烈傾斜,內牆較為平緩,城牆上舖設的道路更寬可讓馬在此奔馳,哨站處處可見,足以想見當年盛景與城牆防守之嚴。在最高的筆書峰山頂,更留有作為傳訊用的烽火臺遺跡。城內包含百濟王宮,還有官廳、民家、寺院、商家與防禦設施的遺址。錦江流經羅城南側與西側,羅城更曾開鑿水路作為護城河之用,成為守護都城的雙重屏障。

* 扶餘羅城的意義 *
羅城是為了守護百濟首都而建造的外郭城。據推測,建築時間約在百濟聖王(西元523∼554年)時期。而羅城也與同為外郭防禦設施的扶餘青山城、青馬山城,共同被視為保護首都的重要外城。

[文化財現況]
* 史蹟第58號(1963年1月21日)
* 面積 - 554,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