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Km 2025-03-16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桂洞街37
北村八景散布於景福宮與昌德宮之間的韓屋村巷弄裡。北村是朝鮮時代上流階層居住的區域,保存著多座韓屋。八景分別為一景昌德宮、二景苑西洞工坊路、三景嘉會洞一帶、四景嘉會洞山坡(北村觀景臺)、五景嘉會洞上坡路、六景嘉會洞下坡路、七景嘉會洞31號、八景三清洞石階路。
10.6Km 2025-03-15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栗谷路3街4
2021年7月在鐘路區安國洞開館的首爾工藝博物館,為首爾市改建(舊)豐文女子高中的五棟建築而成的韓國首座公立工藝博物館。除了展示工藝品之外,其成立主旨在於透過研究與分享工藝相關知識、記錄、人與環境等,成為體驗工藝本身技術性、實用性、藝術性與文化價值的活力平臺。
首爾工藝博物館收藏了傳統乃至現代等多個時代與領域的2萬多件工藝品與工藝資料,目前正不斷籌辦工藝歷史展、現代工藝展、當地工藝展、兒童工藝展、工藝資料庫、工藝圖書館、工藝資源管理系統與工藝裝置作品計畫等多項展覽與活動,以及資料與系統。
首爾工藝博物館的前身為世宗之子永膺大君住處、為舉辦純宗嘉禮而建的安國洞別宮等王家宅邸或王室嘉禮相關場所,歷史悠久,亦是製作手工藝品並進貢朝廷的朝鮮工匠「京工匠」們曾居住的鐘路區中心地區。
10.6Km 2023-08-16
首爾特別市中區七牌路5
西小門歷史公園現在雖是公園,但在過去原本是被稱為「西小門外十字路口處刑地」,有著傷痛歷史之處。天主教自傳入韓國後,數度遭到迫害,從1801年的辛酉迫害至1866年的丙寅迫害為止,有許多天主教徒在此地遭到處刑。其中有44位被追封為聖人,故這裡也是韓國國內最大的天主教聖地。
西小門即昭義門,又稱昭德門,是阿峴通往南大門外七牌市場的門,因趕集之故總是人來人往。朝鮮時代的死刑多於人潮眾多之處執行,以作警示之用,因此西小門外自太宗16年(西元1416年)就被指定為首爾的主要刑場。而刑場的位置就在西小門外的斜坡下,即現在的西小門歷史公園旁。
西小門歷史公園的地標為殉教者顯揚塔,建於1999年5月15日,紀念塔共有3座,主塔高15m,左右兩旁還有高13m的兩座對稱塔。塔座上方有以玻璃圍成的水池,主塔的前端則有呈現殉教慘狀的青銅雕塑。自2013年起,首爾特別市中區興建了地下4層樓、地上1層樓的展示紀念館兼追思空間「西小門聖地歷史博物館」,於2019年6月正式開放一般市民參觀。
10.6Km 2024-02-21
首尔特别市钟路区北村路4街20
这是一家贝果专门店,采用木色调内饰,使用英国国旗形状的挂旗进行装饰。采用英国传统方式制作贝果,将面团发酵,用沸水焯一下,然后放入烤箱中烤熟。招牌菜是火腿黄油三明治,在芝麻贝果之间放入火腿和黄油制成。
10.6Km 2021-12-10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成均館路49-1
+82-2-3672-2867
位於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的韓國料理專賣店。炭烤專賣店。招牌菜是牛排骨肉。
10.6Km 2021-09-03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世宗大路149
+82-2-399-3000
海外旅客非常熟悉的東和免稅店(DFS)於1960年在香港開幕以來,於舊金山設立總公司的30多年期間,在全球設立了許多分店,目前於16個國家有150餘個免稅店,為世界最大的免稅店聯盟企業。DFS除了國際機場與知名飯店外,並設點於市區中心,利於顧客使用。DFS透過自己的採購小組,嚴選世界優秀的一流品牌,並向全球的東和免稅商店供貨,有品質的保證。在這裡可以購買到香水、化妝品、小飾物、皮製品、知名設計品牌的最新商品,非常方便。比其他免稅店提供更低廉的價格,更優秀的商品,更嚴選各地區的特產與工藝品,以充分滿足顧客之需求。
10.6Km 2024-06-19
首爾特別市中區世宗大路21街53
由朴贊一主廚經營的豬肉湯飯專賣店,特色在於使用黑豬臀肉與肩肉帶出風味。招牌餐點為豬肉湯飯,味道濃郁卻清澈不油膩,另供應白切豬肉與血腸等,正宗湯飯滋味與豐足湯汁吸引無數人們光顧。
10.6Km 2024-06-19
首爾特別市中區貞洞街43
沿著充滿情趣的德壽宮石牆路就能看見的國立貞洞劇場,是個像市民們的鄰居一般的開放文化空間。 貞洞劇場以重現1908年做為新劇與板索里專門表演場的第一個近代劇場「圓覺社」為理念,於1995年開幕,並於2015年被列為首爾未來遺產,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自1995年開館以來,貞洞劇場推出常設表演《傳統藝術舞臺》,以及《名人傳》、《藝術邊界》等極具藝術性的企劃表演,還有針對一般市民的表演活動《正午藝術舞臺》等,致力於推廣各種表演藝術。2010年推出傳統音樂劇《美笑-春香戀歌》,成功奠定「美笑(MISO)」 的品牌,使韓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與美廣為世界所知。而之後更將韓國傳統文化藝術以現代方式重新詮釋,推出海內外觀眾皆能樂在其中的高品質表演《美笑-裴裨將傳》,同樣廣受觀眾喜愛。如今貞洞劇場進一步推出各種創作劇目,向觀眾展現韓國傳統文化之美,並兼顧趣味,成功打破「傳統就是代表無聊」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