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寺(首爾)(길상사(서울)) - 地區信息 - 韓國旅遊信息

吉祥寺(首爾)(길상사(서울))

吉祥寺(首爾)(길상사(서울))

1.5 Km    20474     2024-03-12

首爾特別市城北區先蠶路5街68
+82-2-3672-5945

位於城北洞的首爾代表性寺廟,具有「吉利和祥瑞的寺廟」之意。在此可以進行寺廟、佛道體驗,週末也能體驗寺院寄宿。秋天可以看見石蒜和各種野花,來此便能在美麗大自然的陪伴下得到心靈的平靜。

Mamie little black pot(마미 리틀블랙팟)

Mamie little black pot(마미 리틀블랙팟)

1.5 Km    13497     2016-10-05

首爾特別市城北區普門路34Na街4
+82-2-929-1102

位在誠信女大附近的法式餐廳,其漢堡排是招牌料理。還有手工冰淇淋等,等饕客親自來體驗。

昌慶宮(창경궁)

昌慶宮(창경궁)

1.5 Km    107644     2024-04-12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昌慶宮路185

世宗大王為侍奉上王太宗,而於1418年建立壽康宮,即昌慶宮的前身。而後成宗以降的朝鮮歷代君王們,為侍奉世祖的王妃貞熹皇后、德宗的王妃昭惠王后、禮宗的王妃安順王后,先後建造了明政殿、文政殿、通明殿,並命名為昌慶宮。

昌慶宮有悲痛的歷史。壬辰倭亂時曾被燒毀過,李适之亂及丙子胡亂也遭逢祝融。肅宗時仁顯王后與張禧嬪、英祖時被關在米缸冤枉而死的思悼世子等故事,皆深埋在昌慶宮的歷史洪流中。

史蹟昌慶宮在日據時代被降級為昌慶園,並做為動物園使用。為消除日帝統治陰霾,在全民族的努力下,於1987年重新找回了宮闕原有的面貌。內有弘化門、明政殿(朝鮮王朝的正殿中歷史最悠久的建築)、通明殿、養和堂、春塘池等。

* 主要文化財- 弘化門(寶物)、明政門(寶物)、明政殿(國寶)、通明殿(寶物)、玉川橋(寶物)

首爾貞陵 [UNESCO世界文化遺產](서울 정릉(신덕왕후) [유네스코 세계문화유산])

首爾貞陵 [UNESCO世界文化遺產](서울 정릉(신덕왕후) [유네스코 세계문화유산])

1.5 Km    11028     2021-03-23

首爾特別市城北區阿里郎路19街116

貞陵是朝鮮太祖繼妃神德王后康氏的墳墓。作為朝鮮開國君主的太祖,在尚未建國前,依據高麗的風俗,在鄉里與首爾兩地各有一位夫人,在故鄉之妻為韓氏,而在首爾之妻為康氏。韓氏為太祖誕下六子二女,且在太祖登基前去世,而為太祖誕下李芳蕃與芳碩兩兄弟與一女的康氏,在太祖登基後被扶正並封為顯妃,幼子芳碩也被封為世子,因而埋下了日後王位爭奪的導火線。

太祖5年(1396年),康氏因病去世,太祖哀痛不已,將她追封為王后,並下旨修建貞陵。但在時隔不久的太祖7年(1398年),第五子李芳遠(後來的朝鮮第3代王太宗)因長期不滿最年幼的芳碩被封為世子,發動政變殺死所有康氏所出的王子,史稱第一次王子之亂。備受打擊的太祖無心政事,將王位讓給次子芳果(第2代王定宗),從此以太上王的身分退居殿後,並常到貞陵悼念康氏並供佛。後來因陵域過大,曾引起當時最高行政機關議政府朝臣的非難。太祖過世後,對貞陵的薄待變得更為露骨,當初因世子之爭對康氏懷恨在心的太宗,甚至下旨將原位於今日貞洞一帶的貞陵,移葬到現在城北洞的位置。

因太宗之故而遭到破壞與忽視的貞陵,雖然顯得比其他王陵簡陋,但整體結構與其他王陵相同。過了紅箭門後即為祭祀用的丁字閣,旁邊也有放著石碑的碑閣,後面是王陵,有文官石像、石馬、石羊、石虎各一對護衛在旁。但與別的王陵不同的是,一般王陵從紅箭門到丁字閣的路都是直的,而貞陵的路則是彎曲的。在非常重視形式的當時,路修成不同於別的王陵的彎路,可見貞陵在當時曾慘遭破壞。如今除了基石外,多數建築、石雕皆為第18代王顯宗時期所復原。

仁寺美術空間(인사미술공간)

仁寺美術空間(인사미술공간)

1.6 Km    5609     2021-10-0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昌德宮街89
+82-2-760-4722

仁寺美術空間是政府爲資助貧困藝術家而設立的展覽館,於2000年5月26日對外開放,至今仍由國家全資經營。該美術空間可說是國家藝術支援政策的一個成功事例,常舉辦實驗性、前衛性的展覽,旨在促進藝術界的繁榮。學術研究官通過參觀工作室及藝術院校來掌握當今藝術界的動向。此外,仁寺美術空間還公開徵集各種企劃展,以發掘有才能的新藝術家。對於在徵集中脫穎而出的作家,仁寺美術空間將會無償提供2個星期的作品展示機會。該展覽館完全以作品的優劣爲標準,致力於幫助那些有才能的藝術家擺脫因窘迫而無法從事藝術創作的困境。仁寺美術空間每年都舉辦2~3次企劃展和國際展,也堅持舉辦研討會symposium / siminar及作家間的交流會。現由1名主任學術研究官和2名助理學術研究官主持工作。其它展覽館一般下午5、6點就關門,7、8點才閉館的仁寺美術空間更適合那些傍晚參觀的遊客。此外,仁寺美術空間所在的仁寺洞室是韓國傳統的藝術之街。

[事後免稅店] FIBRENO (鐘路店)(피브레노 종로)

[事後免稅店] FIBRENO (鐘路店)(피브레노 종로)

1.6 Km    0     2024-05-06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昌德宮街78 1樓(苑西洞)

-

昌德宮仁政門(창덕궁 인정문)

昌德宮仁政門(창덕궁 인정문)

1.6 Km    20571     2021-05-21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粟谷路99

仁政門為仁政殿的正門,建於太宗5年(1405年),後於壬辰倭亂時受損,於光海軍元年(1608年)重建。英祖20年(1744年)10月承政院火災時左右的行閣也一起燒毀,隔年3年再度重建。純祖3年(1803年)12月時宣政殿西行閣失火,使得仁政殿於次年12年再次重修,現在的仁政門就是當時留存的。由多包柱、歇山頂、平三門等技法中可看出朝鮮後期的建築特徵。日據時代的1910年,與周圍的建築進行了部分修改,現在外牆的前後雖然都有門,但是推斷原本只有中間柱間有門。現為三階石層為基底,並於上方立起圓柱,柱子上方栱包由昌枋與平枋相拼。梁柱頂端平柱部位則採用內二橫木、外二直木重疊的方式疊起,平柱的四個角則以雲彩的雕刻形狀塑形。宮門頂端為椽燈頂棚,屋檐為雙層屋檐,平柱靠近屋檐部份使用做丹青彩繪。仁政門左右行閣與仁政門的門扉在日據時代多改為日式風格。歷代的王多在這裡即位,包括孝宗、顯宗、肅宗、英祖等。

北村廊台韓屋[韓國觀光品質認證/Korea Quality](북촌마루 한옥 게스트하우스[한국관광 품질인증/Korea Quality])

北村廊台韓屋[韓國觀光品質認證/Korea Quality](북촌마루 한옥 게스트하우스[한국관광 품질인증/Korea Quality])

1.6 Km    19194     2024-06-26

首爾特別市 鐘路區 昌德宮街 152
+82-10-3253-8751

北村廊台韓屋是位於首爾鐘路北村2景和3景之間山坡上的二樓韓屋。早上可以一邊享受簡便的韓式早餐,一邊和各國客人聊天,晚上在北村唯一的韓屋露臺上可以一覽首爾市內的夜景。離安國站很近,交通便利,附近有北村8景,宮殿,仁寺洞,青瓦臺等主要旅遊景點。

韓國家具博物館(한국가구박물관)

1.6 Km    901     2024-01-29

首爾特別市城北區大使館路121

韓國家具博物館位於首爾城北洞山坡上,為將朝鮮後期製作的傳統木家具依材料(柿樹、楓樹、梧桐樹、櫸樹、松樹、紙張等)、種類(廂房、臥室、廚房等)與地區特色,分門別類進行展示的特殊博物館,除了10棟韓國古屋之外,還呈現了室內裝潢、花牆,煙囪與庭院等完整的韓國傳統居住文化。在博物館的展覽與營運方面,為充分呈現與家具及大自然相輔相成的韓國住家文化(housing culture),採用團體導覽(一組最多20人)的參觀方式,家具這一舊生活物品並非放置於玻璃保管箱內,而是布置於房間格局的展廳中,讓訪客體驗優美的傳統文化。

2010年曾被選為G20首爾高峰會議的20個國家第一夫人官方午宴場地,包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夫婦在內,德國總統、匈牙利總理、新加坡總理、比利時國王夫婦、瑞典國王、IMF總裁、電影明星布萊德彼特、維多利亞貝克漢等國賓及全球知名人士都曾到訪過。2011年獲CNN評選為「首爾最美博物館」,而備受全球矚目的防彈少年團(BTS)也曾在此接受採訪,由此可知這裡不僅是首爾具代表性的景點,更是受政府部門及企業等青睞的文化空間。參觀採預約制,可透過網站預約。

首爾中央高中(중앙고등학교)

首爾中央高中(중앙고등학교)

1.6 Km    19906     2023-06-19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昌德宮街164

沿著安國洞現代集團總公司旁的路一路往北,就會抵達首爾中央高中的正門了。中央高中設立於1908年,原為畿湖地方(京畿道和黃海道南部、忠清道北部)的憂國之士們所設立的畿湖學校。1910年 9月與興士團(1913年獨立運動家安昌浩於美國舊金山創立的民族復興運動團體)所創立的隆熙學校合併。後來其他憂國之士們所設的湖南、嶠南、關東等學會,陷入了營運困難,1910年11月一同合併,改稱為中央學校。1915年金性洙(1891-1955,教育家兼政治家)接手了學校,1917年他將校舍遷到桂山山坡並新建了建築。本館等建築於12月竣工,當時的校舍為2層樓的紅磚建築。然而,1934年本館因火災被燒毀。之後於1935年6月,由設計了高麗大學本館和圖書館、朝鮮日報大樓的韓國近代建築家朴東鎮(1899-1980)重新設計並動工,新建的本館後來在1937年9月完工。

[中央高中本館] 史蹟 (1981.09.25 指定)
本館就建在正門的正前方,是石造水泥鋼筋造成的2層樓近代建築。本館呈左右對稱的H型,平面中央為中世紀哥德式城館風的4層塔,左右1樓為教務處,2樓為教室。
* 面積 - 2,409.9㎡

[中央高中西館] 史蹟 (1981年9月25號指定)
中央高中西館完工於1921年10月,是2層紅磚建築,沒有確切的設計者資訊。1934年燒毀的舊本館(現銅像處)為中心,左邊為東館,右邊為西館。西館是運用灰白色花崗岩與紅磚砌成的2層樓房,據說設計者為日本人中村與資平。建築平面為T字型,屋頂呈人字型,且斜面特別明顯。西館整棟建築都被用作教室,而這裡更是三一運動後,創設朝鮮青年軍、6•10萬歲運動、光州學生運動的起始點。
* 面積 - 595㎡

[中央高中東館] 史蹟 (1981年9月25號指定)
東館完工於1923年10月,亦為2層紅磚建築,建在1934年被燒毀的舊本館左邊,與西館相對。東館與西館一樣,皆未留下設計者與施工者之記錄,確切資訊已不可考。東館的建築結構及特徵與西館相似,是紅磚石板瓦的哥德式建築, 建築平面呈T字型, 屋頂則呈人字型,且斜面顯得格外突出。

* 面積 - 648㎡
* 所有者 – 學校法人高麗中央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