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staurant(더레스토랑) - 地區信息 - 韓國旅遊信息

The Restaurant(더레스토랑)

The Restaurant(더레스토랑)

678.6563858698602m    604     2021-08-26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三清路54
+82-2-735-8441

可欣賞著名藝術家畫作的畫廊氛圍餐廳。 招牌菜是義大利麵。 位於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的西餐專賣店。

[事後免稅店] Homeplus Express (光化門店)(홈플러스익스프레스 광화문)

678.6420352756131m    0     2024-05-08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新門內路91

-

[事後免稅店] 北村藥局북촌약국

[事後免稅店] 北村藥局북촌약국

679.2207929124418m    0     2024-06-26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栗谷路3街71(昭格洞)

-

[事後免稅店] HOTTRACKS (光化門店)(핫트랙스 광화문점)

685.6176868286162m    0     2024-05-12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鐘路1

-

教保文庫光化門店(교보문고)

教保文庫光化門店(교보문고)

687.3823232505408m    67884     2024-03-04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鐘路1

位於光化門廣場的韓國首間大型書店,圖書被劃分為11個領域並陳列,方便讀者查找。另有能選購文具、數位機器與雜貨的專門賣場、展覽空間與咖啡廳等。

國立民俗博物館韓國民俗廣場(국립민속박물관 우리민속한마당)

687.6478892155469m    2852     2021-09-03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三清路37
+82-2-3704-3114

來訪過國立民俗博物館的遊客每年超過3百萬人以上,是韓國境內最多遊客造訪且最知名民俗文化博物館。為了讓國內外的遊客能更了解韓國文化與韓國的無形文化遺產,每週六定期舉辦週六韓國民俗廣場表演,達到傳承與宣揚的旨意。

國立民俗博物館(국립민속박물관)

國立民俗博物館(국립민속박물관)

688.1992938364051m    46318     2021-07-09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三清路37

國立民俗博物館將朝鮮時期的生活型態,按照地域、功能、時代、類型等在各區展示。共有4,000多件珍貴的歷史民俗資料,於館中展示開放參觀。特別是在中央大廳,定期有各種傳統文化、民俗等相關展覽。
館中的第1展覽室,主要是以韓民族的生活型態為主,紀錄著從遠古時代到朝鮮時代(1392~1910)為止,韓民族生活的模樣。各時代的文化差異、特徵、史蹟遺物等,都可在此比較、了解。在時代變遷的過程中,所遺留下的陶瓷器、農具、印刷品等,也都陳列在展示室內。第2展覽室主要以生活型態為主,農耕、狩獵、捕魚、衣服、房屋等相關資料,都可在此搜尋。再加上各種手工藝品、裝飾品、碗、醬缸臺等,讓人目不暇給。第3展覽室的主題是韓國人的一生,從出生、成年禮、結婚、到死亡為止,都清楚地展示在館中。特別是市場的商業交易和傳統民俗信仰,更刻劃地生動傳神。
而戶外的露天展示區,更比室內多了一份輕鬆自在,還可欣賞到濟州特有的石頭爺爺、水車、園頭幕涼亭等。

國立民俗博物館兒童博物館(국립민속박물관 어린이박물관)

國立民俗博物館兒童博物館(국립민속박물관 어린이박물관)

688.1992938364051m    11149     2021-07-13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三清路37

為讓成長中的小朋友們能夠親身接觸與感受韓國傳統生活文化,國立民俗博物館特別設立了以體驗為主的兒童博物館。這座體驗型博物館利用各種組裝模型與影像資料等媒體,讓小朋友能用眼睛與手直接確認國小社會教科書中出現的民俗資料。展示主題由衣生活、食生活、住生活、社會生活、遊藝等構成,特別的是還準備了讓小朋友能直接體驗民俗生活的空間,如運用磁鐵學祭祀桌與週歲宴擺盤、蓋房子、韓服紙娃娃製作、用影像學做辛奇(Kimchi)、玩棋類遊戲等。此外,國立民俗博物館兒童博物物館也具有收集、保存、管理與兒童有關的文物與資料之功能。

朝鮮海苔飯捲(조선김밥)

朝鮮海苔飯捲(조선김밥)

688.4813806292715m    12262     2021-10-06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栗谷路3街68
+82-2-723-7496

朝鮮海苔飯捲是位於首爾鐘路區安國洞的飯捲專賣店,販售朝鮮海苔飯捲、魚板海苔飯捲、朝鮮湯麵等料理,店裡有可供1人用餐的桌椅及能容納團體客人的韓式座位。

曹溪寺(조계사)

曹溪寺(조계사)

690.2849092828538m    49487     2024-01-24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郵政局路55

曹溪寺是大韓佛教直轄教區本寺,為擁有總務院、中央宗會等的韓國佛教核心寺院。高麗末期(14世紀末)原建於現今壽松公園(前 中東高中址)處,因火災損毀(年代不明)後,在1910年由韓龍雲、李晦光等僧侶以覺皇寺之名重建。而後又改名為太古寺,1936年開始擔當韓國佛教最高機關的角色,1954年發起驅逐日帝殘黨的佛教淨化運動後才更名為現在的曹溪寺。

曹溪山為中國仙佛教六大祖師之一的慧能大師(西元638-713年)入山修行傳道的山名,六祖慧能大師是幾位禪師中最受人景仰的。對於慧能大師一生與教誨的研究永無止境,成為修行佛教的指標。現在的曹溪寺為韓國佛教與其代表教派曹溪宗的主要寺院,寺內法堂是佛教活動的重要場地,每年都會舉辦經文、誦經、講座或祭祀等大大小小的儀式活動。

曹溪寺法堂後方的建築是曹溪宗總務院,內部的佛教新聞社主要出版佛教新聞,佛堂前方則有著1930年代建造的7層石塔。石塔內部供奉著佛祖舍利,此舍利是由斯里蘭卡的達摩波羅於1914年迎來韓國。石塔兩旁豎立了石燈,往法堂看去的左手邊可看到鐘樓。鐘樓內有著大鼓、梵鐘、雲板與木魚,早晚禮佛時都會敲響鐘聲,這不僅是為了人類,更是要讓那些萬物眾生聽到佛祖領悟的道理。敲響大鼓是為了渡化四腳奔跑的野獸、梵鐘則是為了那些墮落或在地獄受苦的眾生、雲板為的是天上的飛禽,木魚則代表了在水裡生活的動物們。鐘樓旁是1991年底完工的第一文化教育館,這裡大致以舉辦祈禱或法會為主,另外為了擴大寺院功能性,也會舉行結婚典禮、研討會、演講、戲劇表演、音樂會、展覽等各種文化活動。寺內庭園中有一棵樹齡五百年以上的老白松,高12m、樹幹周長1.67m,已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另外在法堂正面還有一棵高24m、樹齡四百年的槐樹,也呈現優雅的姿態。

第二文化教育館所在地的曹溪寺教化事務局,是韓國寺院中唯一僅由本寺所組成的佛教宣傳專門組織,並經營佛教大學。做為附屬設施,掌管著為初接觸者舉辦的基礎教理講座、經典研究經學院、與各種興趣相關的文化講座等教育業務,每月還會發行2次曹溪寺報,傳達各種佛教界相關消息與佛法給信徒及一般佛教弟子。為以高科技的方式管理寺院及相關業務,目前還設有電腦資訊室。